3495466510366720
本地上传
共0张,还能上传9张
视频上传成功
上传速度取决于您的网速,请耐心等待。取消上传
亚当·斯密与“看不见的手原理” 亚当·斯密是18世纪苏格兰的经济学家、哲学家,被誉为“现代经济学之父”。他在1776年出版的《国富论》(全名为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)中提出了“看不见的手原理”。 核心观点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:亚当·斯密认为,在自由市场经济中,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,会受到“看不见的手...
教育与社会进步:费希特认为,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。通过教育,可以提高公民的素质,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,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。 社会对教育的支持:费希特主张社会应该为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。他认为,国家应该通过立法和财政支持来保障教育的普及和质量。他还主张社会应该尊重教师,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。 费希特的教育理念强调了教...
提出“以学术为业”不仅是谋生的手段,更应看作是响应知识的“神召”的学者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·韦伯(Max Weber)。 马克斯·韦伯在1917年于慕尼黑大学发表的演讲《以学术为业》中提出了这一观点。他认为,学术不应仅仅是一种职业,而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使命的召唤。他强调,学者需要具备对学术的热情和献身精神,将学术视为...
相对主义(Relativism) 是一种哲学观点,认为真理、道德、知识或价值的标准并非绝对,而是依赖于特定的文化、社会背景、个人立场或历史条件。其核心主张是:没有普适、客观的绝对标准,一切判断都是相对的。 主要类型与观点: 认知相对主义(Epistemic Relativism) 认为知识或真理是...
高校对学生进行奖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(教育部令第41号,2017年修订),这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核心规范性文件,具体内容包括: 1. 奖惩制度:明确学生的权利与义务,规定奖励(如奖学金、荣誉称号)和处分(如警告、开除学籍)的具体情形及程序。 2. 法律依据:该文件根...
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文化动因涉及多个方面,主要包括促进跨文化交流、增强全球理解、推动知识共享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等。以下是基于文化动因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计划: 1. 跨文化交流与理解计划 • 学生交换项目(如Erasmus+、Fulbright等):鼓励学生赴海外学习,体验不同文化,培养全球视野。 • ...
威斯康星理念(Wisconsin Idea)的核心在于强调大学应当服务于社会的实际需求,将学术研究与公共服务紧密结合,推动知识的实用化和社会进步。这一理念主张大学不仅应致力于教学和科研,还应积极参与解决社会问题,促进经济发展和公共福祉,体现了“注重实用”的现代大学发展模式。斯康星理念的核心是大学应主动为社会服务,将教学...
根据司法部《关于扩大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试点方案的通知》(司发通〔2019〕35号)、省司法厅《关于扩大律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和评定机制试点的通知》(川司法发〔2020〕213号) 和省律协《关于印发<四川省专业律师水平评价指标及计分标准>的通知》(川律协〔2020〕120号)文件等规定,四川省第三次律师专业水...
高校教学的核心特征包括专业性、探究性、差异性,而内容的基础性更符合中小学教育的特征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 B. 本质的专业性(属于高校教学特征) 高等教育以专业分科为核心,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的深度知识与技能(如医学、工程、法学等)。 C. 过程的探究性(属于高校教学特征) 高校教学...
大学自治(机构自主权)和学术自由(学者研究自由)是大学开展知识创新、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础。 没有自治权,大学可能受行政干预,丧失独立判断能力;没有学术自由,科研教学将受束缚,难以突破创新。 与其他选项对比: A. 全民化(普及教育)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,但非“先决条件”。 B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