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解析: A. 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。 正确。个体的道德行为(如见义勇为、诚信行为)会通过示范效应影响他人,进而逐步改变社会道德氛围(如“好人效应”促进社会信任)。 B. 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、辩证统一的关系。 正确。品德(个体层面的道德表现)与社会道德(群体层面的规范)相互影响:社会道德塑造个体品德,个体品德的集体表现又重构社会道德。 C. 品德是社会道德的个体化。 正确。品德是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价值观的结果(如将“诚实守信”这一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行为准则)。 D. 社会道德风气影响品德的形成与发展。 正确。社会道德环境(如文化传统、舆论导向)通过教育、奖惩机制等途径直接塑造个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模式(如“老人摔倒不敢扶”现象反映社会信任危机对个体品德的影响)。 理论依据 社会学习理论(班杜拉):个体通过观察社会道德实践(如榜样行为)习得品德。 生态系统理论(布朗芬布伦纳):宏观社会文化(如道德风气)通过家庭、学校等系统间接影响个体品德发展。 错误选项排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