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解析: C. 儿童处于前习俗水平这一时期的特征是,个人认识到团体的行为规范,进而接受并付诸实践。 错误:前习俗水平的儿童(9岁以下)以 自我为中心,道德判断基于行为后果(惩罚/奖励)或直接利益(“对我有利吗”),不会主动接受团体规范。描述的内容实际属于 习俗水平(阶段3-4)。 D. 前习俗水平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: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。 错误:前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: 惩罚与服从定向(阶段1):服从规则以避免惩罚。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(阶段2):满足自身需求,认为“公平”是等价交换(如“你帮我,我才帮你”)。 题目中的“人际协调的定向”和“维护权威的定向”属于 习俗水平(阶段3-4)。 正确选项(题目要求选错误的,以下为正确描述供对比): A. 后习俗水平这一阶段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,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。 正确:后习俗水平(阶段5-6)的个体基于普世伦理原则(如人权、正义)进行道德判断,超越社会规则。 B.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属